挂毯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挂毯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中企抄底意大利投资正逢其时

发布时间:2021-02-22 15:53:15 阅读: 来源:挂毯厂家

中企抄底意大利投资正逢其时

近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结束了对意大利的访问。这是李克强此次欧洲行的第三站,也是最后一站。在访问意大利期间,中意双方签署多个领域的近20份政府间协议和商业合同,并就投资便利化、中小企业合作等提出了新举措。  尽管意大利经济此前接连受到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重创,但独具特色的中小企业凭借将专业化发挥到极致的特点,成为意大利经济复苏的支柱。随着今年6月意大利总理伦齐访华与此次李克强访问意大利,中意领导人在短时间内实现互访,为中意双边经贸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科技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孙彦红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因经济危机冲击,投资成本低廉的意大利正成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的新市场,再加上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发生变化,近年来,中国企业对意投资积极性明显提高。  2015年意经济仍存不确定性  第一财经日报: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2011年欧债危机波及,意大利经济接连遭遇严重冲击的深层原因有哪些?你又怎样看待复苏的前景?  孙彦红:首先,政府债务长期居高不下是意大利陷入债务危机困境的最重要的内因。1970年代初,意大利政府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仅为40%。此后,由于“福利国家”建设、国企经营不善寻求政府援助、石油危机导致能源价格高企等因素,意政府债务持续攀升,至1990年代中期时已超过GDP的120%。  虽然在加入欧元区前公债降至GDP的110%,但是仍远高于欧元区规定的60%红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意大利也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刺激计划,结果导致公债占GDP比重在两年之内重回120%高位。随着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国相继爆发债务危机,意大利因经济规模大、债务比重高而被卷入危机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意大利多年来累积的其他结构性问题也是重要原因。随着政府支出的一路攀升,公共部门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越发成为其特有的“顽疾”。同时,政府开支结构中社会保障支出占比过大,造成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严重不足、教育与科研投资不足、劳动力市场僵化、劳动技能更新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等,对生产有所抑制。另外,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南方问题对整体经济的拖累也日趋明显。上述诸多因素造成意大利“国家体系”长期缺乏效率,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  同时,意大利缺乏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工具。作为欧元区成员国,意大利的货币政策制定权已上交给欧央行,而欧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在于维持价格稳定,对于经济增长持中立立场。另外,近几年意大利在欧元区的压力下一直推行财政紧缩措施,且目前其公共债务占GDP比重已超过130%,适度放松财政政策来拉动经济的余地非常狭窄。因此,意政府行动空间十分有限。  最后,外部经济环境始终没能真正改善。虽然欧元区经济自2013年第二季度起开始逐步回暖,但今年以来通货紧缩风险提升,复苏不再稳健。2014年二季度,欧元区GDP由一季度的环比增长0.2%降至环比持平,更不乐观的是,欧元区经济的“领头羊”德国也开始趋于疲弱。这对高度依赖外部市场的意大利非常不利。  中短期而言,意大利经济的复苏需要更多借助于外部大环境的好转——尤其是欧元区经济的真正复苏与可持续增长。当前欧元区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和通缩风险,因此,预计2014年下半年意大利经济正增长的可能性不大,2015年能否有明显改观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目前,欧央行能否更加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避免欧元区经济再现衰退,对意大利经济前景至关重要。  日报:从意大利政府历年的财政预算上看,社会保障支出长期接近GDP的20%。意大利的社会福利体系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是怎样的?  孙彦红:1970年代之后,意大利追随西欧其他国家加快“福利国家”建设,但其社会福利结构不尽合理。养老金比重长期偏高,自1990年代以来始终占社会福利总支出70%以上,而教育、医疗、住房、失业等支出远低于欧洲主要国家。  养老金比重过高不利于调动劳动力的积极性,也挤占了更具生产性的社会支出。虽然意政府很早意识到这一问题,在1990年代对养老金体系进行了两次改革,但推进困难重重。当前,养老金改革也是伦齐政府的核心计划之一。  意中小企业加快调整创新步伐  日报:占意大利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是意大利经济的一大特点。大量的中小企业并不能产生规模经济,也没有强劲的融资需求,你认为中小微企业在未来的意大利经济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孙彦红:的确,从规模经济看,中小企业在成本上没有优势,但就个性化生产而言,中小企业可以将专业化做到极致而获得优势。尤其是当市场对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出现需求饱和时,规模经济的优势就会让位于产品设计、精细生产、个性化等能够产生更高附加值的创新能力。上世纪60年代末起,意大利中小企业察觉到市场变化,开始扬长避短,在不断创新技术的同时,瞄准高端小众市场,专门生产差异化、个性化产品,很好满足了当时发达国家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同时,在生产组织形式上,意大利中小企业还形成了大量专业化程度高、极具合作精神的产业区,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类似于大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功能,又不失中小企业的灵活。  近年来,意大利中小企业与产业区加快了调整创新的步伐:首先,相互依赖程度高的小企业,通过相互参股形成企业集团,使其能像大企业那样发挥作用;其次,加快企业与产业区生产网络的外向化与国际化;第三,坚持“专注产品”与“绿色经济”战略。  总体上看,意大利中小企业擅长专业化生产与开拓细分市场,同时具有改进已有工业技术并将之与传统手工工艺及文化元素等相结合的突出能力,因而其产品与服务易从专业化、质量、品牌、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方面获得高附加值。这些特征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又不易为他国复制和超越,未来仍将是意大利经济发展的优势与特色。  日报:为什么意大利经济北强南弱的格局长期难以改变?  孙彦红: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确是意大利经济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的结构性问题。这一问题自意大利王国统一时即已显露。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北方经历工业革命,成功跻身欧洲发达经济,而南方始终停留在以农业为主的阶段。  二战结束后,意大利共和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南方发展,但由于这些举措的着眼点在于兴建大型项目与工程,忽视配套产业与相应的市场培育,同时南方劳动力大规模向北方移民,导致南方经济始终未形成自生能力。在19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后,政府投入大幅减少,南方经济从此一蹶不振。  另外,欧洲经济一体化也客观上增加了意大利缩小南北经济差距的难度。一方面,1990年初,欧洲内部大市场初步建成,欧盟竞争政策对成员国政府发放地区补贴的限制更加严格,而欧盟预算中可用于意大利南方的地区政策资金又非常有限,这大大压缩了意南方地区获得公共资金支持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意大利南方的劳动力成本还没低到足以建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程度,因此要同时面对整个欧洲范围内生产率高的地区和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的双重竞争。这两方面的掣肘导致意大利南北经济不平衡一直未得以有效解决。  日报:近年来在西方投资者对意大利望而却步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对意大利的投资却渐渐增多。你认为意大利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在哪里?哪些特色产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值得投资的机会?  孙彦红:近两年,中国企业对意大利的投资迅速增长。从意大利方面看,经历过去几年的危机冲击,当前资产价格普遍达到历史低点,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另外,欧债危机已渐趋平息,投资风险大幅下降。从中国方面看,经过之前若干年“走出去”的积累,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模式也逐渐发生转变,由过去旨在获得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市场,转向获得发达国家的品牌、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端市场。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困境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切实的契机。因此,中国企业对意投资积极性明显提高。  食品饮料、服装服饰、家庭装修、装饰以及机械与自动化是其最具优势的产业,也是其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贡献部门。意大利在这些行业的优势不在于产量,而在于专业化、设计与品牌、产品质量、生态环保、精细制造、地方特色以及个性化等方面的创新优势。在这些部门,活跃着大量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其中不乏某些专业化产品与生产环节上的“世界冠军”。中国企业在意大利投资,应该多关注在这些部门中,技术与专业化程度处于行业前列,同时遇到经营困境的中小企业。  从当前中意两国发展双边经贸关系的政策上看,目前两国确定了农业与食品行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可持续城镇化、航空航天五大优先合作领域。未来几年,两国企业在上述领域的贸易与相互投资应该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西装订做价格

北京冲锋衣价格

T恤衫定做费用